返回

书院女神探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山重水复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我朝奉行仁孝治国,从皇室到大臣,都奉行这套法则约束下面的人,所以作为统治阶级顶端的永昌帝,自然要做到无可挑剔。

    而太后去奉先殿哭先帝的举动,无疑是给永昌帝扣上了个“不孝”的罪名。

    要是罪名扣实了,轻则皇室动荡,朝野不安,重则会让永昌帝留下千古骂名!

    永昌帝倏地坐起来:“更衣!摆驾!”

    待到永昌帝到达奉先殿的时候,殿外的宫人已经跪了一路,太后隐隐的哭声从殿内传来。

    “……臣妾遵先帝遗命,辅佐皇上,操持皇室,从不敢有一丝懈怠。皇上登基,稳固四海,朝政开明,臣妾万分欢幸,为避免朝臣参奏牝鸡司晨,自请礼佛不问朝政,本以为皇上能念及臣妾生育抚育之恩,奉养臣妾晚年。

    可哪料一朝变故,皇上便要以臣妾亲女、皇上亲妹之血,讨好边疆小国……如意早年婚姻不幸皆因皇上,皇上不感念于她,反而将她关押大牢,臣妾实在心痛,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向您哭诉一二……”

    太后的一字一句针锋相对,永昌帝听得心惊,连忙进殿,跪在了太后面前。

    “母后,您这是做什么!”

    太后掩面而泣,身子摇摇欲坠,哭道:“你要杀了你亲妹妹,哀家不能来哭吗?”

    “如意她的确犯了法!”永昌帝大声道:“难道我能弃国法于不顾?让朝臣百姓都耻笑?”

    “呵!你别在哀家面前打官腔,放眼天下,朝臣百姓有哪个敢取笑你?若你下旨特赦,如意起码能保住一条性命!你不过就是不敢得罪巫国,难道我天朝上国,还怕他们一个小小的游牧民族?”

    “母后!巫国公主是巫王的唯一后嗣,两国才恢复邦交,若是再次挑起战争,不知道还有多少百姓丧命……”

    “那些百姓比得过你的亲妹妹?”太后声色俱厉,指着永昌帝道:“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了天下百姓的父亲?每天要死多少个百姓,你顾得着吗?可如意,那是你的亲妹妹啊!”

    永昌帝瞪大眼,没想到从小教他礼义廉耻的太后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,他喃喃道:“母后,难道你连公理正义都不顾了么?”

    “什么公理正义,那是平民百姓的公理正义!我们是皇家!如意是皇室子女!怎么能和那些贱命相提并论?”

    永昌帝瞳孔猛缩,看着太后一副决绝的模样,眼中也露出几许坚定之心来。

    他朝太后磕了一个头,一字一句道:“母后之言,恕儿臣不敢苟同。上次科举舞弊案,儿臣一时心软,没有问罪,看来是错了,让母后误以为公理正义并不重要。儿臣明日就会亲自审理此案,若此案并无疑点,如意……如意必将死罪!”

    永昌帝说完话,站了起来,迈步出殿。

    “你站住!”太后厉声道。

    永昌帝回头,看到太后也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如意对皇上登基有功,皇上若不肯赦免如意,哀家就去太庙告太祖!在宫门口敲登闻鼓!告皇上不孝!”

    永昌帝愕然,“母后,你当真要如此不顾颜面?”

    “为了如意,我顾不得了!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奉先殿里争执的消息,如残风卷落叶般席卷了整个京师。刚刚放松了一点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,仿佛只要一触碰到临界点,就会爆发一场动乱。

    大臣们的来往串门更加频繁了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了凝重之色,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。

    祁渊回到了镇国公府,神情严肃,对宋南枝道:“你别抱太大希望,太后若是执意要皇上特赦,陈如意真的可能抱住一条性命。”

    宋南枝的心情十分迫切,“若是只杀了一个巫国公主,皇上也许可以下旨特赦,但如果再加上之前的罪名呢?起码竹刈村那一百多条人命,足够触怒皇上了吧?如果皇上知道,就一定不会下旨特赦了!”

    祁渊摇头:“不,我们现在不要分心,重点是要把陈如意钉死在这一桩案子上!巫国国王对皇上的影响,远比我们要大!”

    “对!”宋南枝也反应过来,道:“现在不能定罪的难题就是,陈如意不肯认罪。其实现场的人证物证都非常齐全,无口供结案唯一缺乏的一点,就是陈如意的动机,和去见巫依娜的目的。如果我们能找到陈如意的目的,也就能顺利结案,顺利定罪了!”

    祁渊起身,道:“走!我们去找尚如斯!”

    永昌帝和太后在宫中对峙,尚如斯在京兆府里愁眉不展,听到祁渊来访的消息,尚如斯仿佛又看到了救世主,啰啰嗦嗦地说了自己的担忧,最后沮丧地说了句话。

    “世子爷,如果这次不能顺利定罪的话,我就辞官回乡算了。”

    祁渊拍了拍他愁大了的头,有些怜惜地道:“既然这样,就努力定罪,带我去看物证。”

    尚如斯道:“物证都在案发现场,下官派了专人把守,不许任何人进去。”

    宋南枝皱眉,道:“现场好像没有留下纸张字条,也找不到两个人的通信记录,无法得知

山重水复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